滁州“飞地抱团”模式全省推广,30个薄弱村联建光伏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滁州新闻网 阅读:12 2025-08-02 18:51:03 评论:0

近年来,滁州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创新推出“飞地抱团”模式,成功推动30个薄弱村联合建设光伏电站,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一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将为更多农村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飞地抱团”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将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近的多个村庄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在滁州市,这一模式得到了充分实践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滁州市共有30个薄弱村,这些村庄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水平较低。为改变这一现状,滁州市 *** 积极引导,推动这些薄弱村开展“飞地抱团”合作,共同建设光伏电站。

在“飞地抱团”模式下,30个薄弱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光伏电站的联建。这些光伏电站建成后,不仅为村庄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具体来说,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为薄弱村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光伏电站的发电收入归联建村庄共同所有,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3.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光伏电站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等,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4. 推动绿色发展。光伏电站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建设和运营有助于减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滁州市“飞地抱团”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将为更多农村地区带来发展机遇。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加强政策引导。 *** 应加大对“飞地抱团”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农村地区开展合作,共同发展。

2. 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3. 提高村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在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中受益。

4. 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光伏技术,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总之,滁州市“飞地抱团”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 *** 、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战略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