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秸秆变肉”工程升级,年转化秸秆50万吨,打造皖东肉牛之乡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秸秆综合利用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定远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秸秆变肉”工程,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年转化秸秆量达到50万吨,致力于打造皖东肉牛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素有“皖东明珠”之称。该县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长期以来,秸秆利用率较低,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改变这一现状,定远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将秸秆转化为优质肉牛饲料,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秸秆变肉”工程实施过程中,定远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对秸秆进行粉碎、发酵、酶解等处理,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同时,该县还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适合肉牛生长的专用饲料配方,确保了肉牛的健康成长。
据统计,定远县“秸秆变肉”工程年转化秸秆量达到5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万吨。这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秸秆转化后的饲料,每吨价格比传统饲料高出100元左右,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肉牛养殖方面,定远县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皖东肉牛之乡。通过引进优良肉牛品种,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的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定远县已建成一批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存栏量达到10万头,年出栏量达到20万头。
此外,定远县还积极发展肉牛产业链,打造从饲料生产、肉牛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了肉牛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该县还积极拓展肉牛产品市场,将优质肉牛产品推向全国。
在政策扶持方面,定远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为“秸秆变肉”工程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该县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总之,定远县“秸秆变肉”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定远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肉牛产品质量,努力将皖东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肉牛之乡,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