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稻虾共作”扶贫模式助力50村脱贫,3000贫困户迈向小康生活

滁州新闻网 阅读:18 2025-05-26 13:26:27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安徽省全椒县“稻虾共作”扶贫模式成为了扶贫工作中的亮点。该模式不仅有效推广至50个村庄,还成功带动了3000户贫困户脱贫,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全椒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一核心,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全椒县将“稻虾共作”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引入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稻虾共作”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在稻田里养殖虾类,既可增加水稻产量,又能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同时,虾类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椒县“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的推广,首先从试点村开始。通过 *** 引导、企业参与、农民自愿的方式,逐步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县50个村庄。在推广过程中, *** 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在“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的带动下,全椒县300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这些贫困户通过参与“稻虾共作”项目,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改善了生活质量。许多贫困户表示,以前生活困难,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对未来充满信心。

“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一是政策支持。全椒县 ***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费、提供技术培训等,为“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企业参与。一些农业企业积极参与“稻虾共作”项目,为农民提供种苗、饲料、技术等服务,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三是农民的积极参与。在 *** 的引导下,农民逐渐认识到“稻虾共作”模式的优势,纷纷加入其中,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是市场拓展。全椒县积极拓展“稻虾共作”产品的市场,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将优质稻虾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全椒县“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全椒县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能够借鉴全椒经验,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