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组建“种子芯片联盟”:中科院与本地企业携手育出抗病稻,亩产突破700公斤

滁州新闻网 阅读:10 2025-07-26 11:31:34 评论:0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再传佳音。由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与滁州市本地企业共同组建的“种子芯片联盟”成功育出抗病高产水稻品种,亩产突破700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再添新保障。

据了解,此次育出的抗病高产水稻品种名为“滁科优1号”,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滁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丰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共同研发。该品种具有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优势,适应性强,适合在滁州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

“种子芯片联盟”的组建,旨在整合中科院和滁州市本地企业的科研力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自成立以来,该联盟已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较高市场前景的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滁科优1号”的育成,是“种子芯片联盟”成立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该品种的亩产突破700公斤,创下了滁州市水稻产量新纪录。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科院和滁州市本地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了抗病、高产等技术难题。

在育种过程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将抗病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实现了抗病性能的显著提升。同时,滁州市农业科学院和安徽丰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则充分发挥了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优势,为“滁科优1号”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滁科优1号”的育成,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滁州市乃至全国水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滁州市将继续发挥“种子芯片联盟”的优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市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推广“滁科优1号”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

总之,滁州市“种子芯片联盟”的成功组建,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滁州市将继续深化院地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全领域动态,独创网络问政通道,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